在燃气管网交织的脉络深处,黄骏俯身检测设备的身影,犹如一枚精准的坐标。十年光阴流转,他从肩扛工具包的一线安装工人,成长为守护一方燃气安全的基层经理。角色更迭间,不变的是那份将安全刻入骨髓的执着——他是燃气管网上的安全“定海针”,更是万千用户灶台蓝焰的忠诚守护者。

技术筑基:以技赋能,淬炼管理硬实力

从安装工人到基层经理,黄骏坦言角色转换的核心在于“价值创造方式”的转变:“最大挑战是从依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,转向通过体系化管理激发团队效能。”面对陌生的管理领域,他的秘诀是“不懂就问”,积极向优秀站长取经,在持续沟通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团队建设路径。

一线摸爬滚打的岁月,成为他管理宝库中最坚实的基石。调压器维保的精细标准、压力测试的关键参数、安装工艺的严格把控——这些融入肌肉记忆的经验,让他在指导团队时游刃有余。“比如调压器的维保调试,没有亲手干过很难精准把握关键点,”黄骏举例道。这些源于实践的真知灼见,在“老带新”“传帮带”中焕发生机,使技术传承成为团队安全能力的核心引擎。

image.png

黄骏进行调压器试压操作培训

安全第一:以防固本,让安全成为本能

“事后补救”远不如“事前洞察”珍贵。凭借一线淬炼出的敏锐直觉,黄骏数次将风险扼杀于萌芽。在某次例行巡检中,他敏锐察觉某处调压设备出口压力数据存在细微异常波动,果断介入排查,最终发现一处关键阀门的早期磨损隐患。类似这般,通过压力测试预警、加臭装置运行状态监控等手段提前化解风险的案例,在他的工作中不胜枚举。

image.png

(右)黄骏对基层员工进行安检指导

如何将“安全第一”从口号真正融入骨髓?黄骏独创了一套浸润式培养法。常规的安全会议被他转化为“安全案例情景课”:精选行业内外典型案例,组织团队深入剖析根源,将冷冰冰的文字报告还原成触目惊心的“桌面推演”。更逼真的是定期“隐患实战演练”——模拟户内燃气泄漏、户外应急抢险等场景,让员工在高度紧张的角色扮演中锤炼应急本能。

高效服务:沟通为桥,用温度化解风险

提升用户安全意识,是筑牢安全防线的另一关键环节。面对用户的不解甚至抵触,黄骏的秘诀是“耐心沟通,保持良好情绪”。

image.png

(左一)黄骏进行联合村保供动员

在近期联合村燃气整合的项目中,他带领团队走遍村落,摸清了每一寸管线的走向,并揪出了30余处隐蔽漏点。当部分村民对隐患整改心存顾虑时,黄骏主动上门,巧妙借力村干部的邻里威望,以“情、理、法”交融的沟通策略,最终赢得了绝大多数用户的理解与配合。

“安全永远是第一道闸门,唯有筑牢安全防线,服务用户才谈得上价值。”他带领团队在服务中“寻找突破点”——优化安检流程、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响应速度,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,让服务的暖流更高效地抵达用户。

以行证道:平凡坚守,守护人间烟火

当亲手打磨的技术诀窍化为团队共享的经验财富;当处置安全隐患时,众人合力跨越看似不可逾越的难关;当通过精准的“压降流程”锁定漏点并成功修复,目睹压力表指针稳稳回归安全区间的瞬间——每一次化险为夷,都是对“守护者”使命最庄重的加冕。

image.png

(左一)黄骏荣获“安全服务标兵”称号

“安全服务标兵”,对黄骏而言远非终点。他说:“要将个人经验转化为团队的安全能力,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”。在从技术尖兵到管理者的路上,他不断印证:安全不是冰冷的规章,而是用专业筑牢的防线;服务亦非单向的给予,而是在真诚沟通中携手搭建的生命屏障。